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于6月11日上午在学422室召开2025版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本次评审会特邀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教学副院长阳小兰教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万彪教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胡大威教授、中软国际湖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陈颖高级工程师出席会议。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何婷婷教授及软件工程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李靖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何婷婷致欢迎词。她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学界与业界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作为连接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桥梁,需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导向,精准对接中软国际、腾讯等合作企业的技术需求。她强调,本次评审会旨在通过“专家问诊”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的痛点,希望各位专家围绕课程设置合理性、实践教学占比、校企协同机制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新版方案更具科学性与落地性。
会上,软件工程系系主任徐冬就2025版软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汇报。重点解读了课程模块设计思路,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以及“专业认知-技能实训-项目实战-毕业实习”全程教学计划。同时,针对课程内容衔接、课时分配、职业本科特色课程设置等实际问题提出困惑,向何院长、各位专家寻求指导。
何婷婷听完汇报后指出,职业本科课程设计应摒弃为考研服务的思维,把有限课时用于提升学生编程实战、系统架构和项目管理能力。以课程衔接为例,传统本科偏重理论的课程,在职业本科方案中需优化为实践内容。谈及技术发展对专业建设的影响,何婷婷强调后端课程体系的重要性。随着AI 技术能实现前端页面自动化生成与优化,未来前端开发岗位技能要求将大变,而后端开发涉及业务逻辑建模等核心能力,仍是企业技术架构刚需,所以软件工程技术专业应重视后端课程。此外,她建议专业选修的 AI 应用和全栈两个方向要更具体、可落地,做到课程专精,确保学生毕业即能就业。
在研讨环节,专家们结合行业趋势与教学经验展开讨论。阳小兰建议学生多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展现职业本科特色与教学成果;陈颖提出依据公司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做好全流程跟进反馈;万彪针对第五学期课时集中问题,给出动态调整学分分布的优化方案;胡大威强调深化“课赛融合”,将软件技术大赛赛项融入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