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解决学生学科竞赛备赛难题,助力学生提升竞赛实战能力,2025年10月15日,信息工程学院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开展学科竞赛专项指导活动,团委书记戴琰黎、辅导员张紫薇特邀数学教研室教师秦巍、软件工程(中软)2204班吴浩霖到场参与指导,学院各年级备赛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现场交流互动氛围浓厚。

活动开场,秦巍直奔主题,结合自身多年竞赛指导经验,围绕学生关注度高的两大核心赛事展开系统讲解。针对数学建模竞赛,他从“问题分析—模型选择—算法实现—论文优化”四个关键环节入手,结合往届竞赛真题案例,拆解了不同类型题目背后的数学逻辑,强调“模型适配性”与“结果合理性”是竞赛得分的核心;谈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秦巍老师则聚焦编程基础、算法效率与时间管理,建议学生针对循环、递归、动态规划等常考知识点开展专项训练,同时注重代码可读性与调试技巧的积累。

在互动答疑环节,学生们结合自身备赛困惑踊跃提问,问题涵盖“跨专业团队如何高效配合”“建模数据缺失如何补充”“编程竞赛中遇到思路卡顿如何应对”等多个方面。吴浩霖根据自身备赛经验逐一细致回应,针对团队协作问题,他提出“按能力分工、定周期沟通”的建议,指导学生根据“数学分析—编程实现—文档撰写”的流程明确角色;对于数据难题,他分享了 Kaggle、国家统计局等公开数据集平台,以及数据插值、拟合的实用方法,为学生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戴琰黎、张紫薇在旁听过程中,认真记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秦巍的指导要点,活动后表示将结合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梳理竞赛知识点与课程的衔接点,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精准的竞赛指导,更通过跨教研室教师的联动,搭建了协同育人的桥梁。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对竞赛备赛方向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将把指导内容融入后续备赛计划。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纽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更多实用型指导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