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汉学院“湘风花鼓”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活动。通过观摩创新剧目《新刘海砍樵》与专访主创人员,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实践。

在演出现场,团队成员们首次体验了沉浸式花鼓戏的魅力。与传统镜框式舞台不同,《新刘海砍樵》采用中央环绕式舞台设计,配合裸眼3D技术和威亚特效,将经典爱情故事演绎成一场视听盛宴。“当演员从我们头顶'飞'过时,传统戏曲突然变得这么酷!”队员陈同学在观演后兴奋地表示。

演出结束后,团队代表汪同学对剧目制作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受访工作老师详细介绍道:“我们借鉴了《新龙门客栈》的成功经验,将花鼓戏与音乐剧跨界融合。剧中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比古调唱段,又加入摇滚、RAP等流行元素,还设计了观众互动环节。”当问及创新意义时,受访老师强调:“这种改编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年轻人先走进剧场,再慢慢爱上花鼓戏的本真魅力。”

调研数据显示,该剧观众中20-35岁群体占比达42%,实现了传统艺术的年轻化传播。团队成员还发现,剧场外设置的AR打卡点、与盒马联名的文创产品等衍生内容,进一步延伸了观剧体验。“这些创新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搭建了通向年轻人的桥梁。”指导潘老师评价道。
据悉,本次调研成果将融入团队正在剪辑的《传承中华文化——花鼓戏》的视频中,相关影像资料将用于制作非遗进校园教学素材。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能把这种成功的创新模式推广到更多传统剧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