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2023 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热情,助力学子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5月14日下午,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在一站式社区举办赛前动员活动。辅导员何昊老师主持活动,邀请了校内创新创业导师龚鸣敏副教授、优秀学长代表及2023级部分学生干部参与。
赛事解析:锚定专业方向,点亮创新路径
活动伊始,龚教授结合大赛章程与软件工程专业特色,详细解读2025年赛事亮点。他指出,本届大赛新增 “产业赛道-数字技术应用”方向,与软件工程专业高度契合,鼓励同学们聚焦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软件开发工具创新、数据安全技术等领域,以“技术落地”为核心,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方案。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关心的 “零基础如何备赛”问题,龚教授从选题原则切入:“选题需兼具技术前瞻性与现实需求,例如结合当下热门的大模型开发、智能合约技术等,探索其在教育、医疗等场景的应用可能。”
经验分享:学长现身说法,传递备赛“干货”
2021 级学生辜克青作为往届赛事的参赛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团队项目的打磨历程。他以自身经历揭秘备赛三要素:夯实专业基础(团队成员分工涵盖前端开发、算法设计、测试运维,均为课程核心技能)、关注行业痛点(针对中小企业代码审计效率低问题,开发自动化检测工具)、善用校内资源(依托学院“代码实验室”完成原型开发,导师多次指导商业模式优化)。“不要觉得大二参赛为时过早,现在积累的每一行代码、每一次头脑风暴,都是未来项目的基石。” 李昊的分享引发学弟学妹热烈反响。
信息工程学院后续将举办“代码创新工作坊”“企业项目拆解会”等系列活动,持续为参赛学生赋能。正如何老师在总结中所说:“创新大赛是检验专业学习的试金石,更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桥梁。期待23级同学以赛促学,在代码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辅导员何老师在主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