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亦周,共青团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02班学生,曾获评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员,专业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年级第一。在校期间荣获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等荣誉,入选2024年第四期南非访学项目。
学业深耕:在日积月累中筑牢根基
从步入大学起,杨亦周便有清晰的认识:数据科学是一门交织数学、计算机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扎实的基础是向上生长的根基。课堂上,他始终坐在第一排,笔记本上布满双色笔标注的重点、疑问与延伸思考;课后,图书馆成为他的“第二课堂”,常常在闭馆音乐中整理完最后一页笔记才离开。他尤其注重英语能力的提升,大一大二期间,英语老师赵静循循善诱的英语教学风格让他找到了语言学习的钥匙。从那时起,他将碎片时间转化为“英语充电站”:坚持用碎片时间背单词,通勤时听英语新闻磨耳朵,周末泡在图书馆进一步学习英语。这份坚持终有回响,他一次性高分通过四六级,为后续的国际交流打下基础。

竞赛逐梦:在多元挑战中锤炼锋芒
课堂之外,杨亦周秉持着“以赛促学”的理念,始终以 “知行合一” 为准则,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他勇于挑战编程、英语、数学等多领域竞赛,通过系统备赛与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从算法逻辑的反复推演到语言能力的精准打磨,他以“每一次备赛都是知识查漏补缺”的心态,先后斩获蓝桥杯省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以及“外教社・词达人杯”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等荣誉。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知识储备的肯定,更见证了他在挑战中突破自我的勇气与担当。

南非访学:以全球视野书写青春答卷
2024年,杨亦周凭借良好的表现,成功入选了第四期南非访学项目,踏上了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的访学之旅。这所高等学府以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与其他各学院的同学一同完成了《中国在非洲:导论》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覆盖了中国与非洲关于政治、经济、发展合作关系的多个维度,在成果展示环节,杨亦周与小组成员就中非环境合作为主题,展示了中非在环境问题合作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分析提出了未来可行的合作方案。谈及这次访学经历的收获时,他说:“这个项目让我在多个维度上得到了显著的个人成长。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互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站在开普敦桌山之巅,望着城市灯火与浩瀚星空,杨亦周坦言:“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是让知识突破地域界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价值坐标。”

杨亦周始终认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他对辅导员戴琰黎老师表示深切的感激,他说:“每当我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时,戴老师总是能第一时间与我交流和沟通,这让我坚定了信心,更加有勇气面向未来的挑战与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杨亦周也十分珍惜与同学们之间的缘分。在学习和生活中,他经常与同学们沟通学习问题,为同学排忧解烦,他始终认为,同学们的鼓励与支持是他前进路上必不可少的动力。
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生活中,杨亦周坚信自己将不负韶华,不断突破自我。他将不断努力,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