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中软卓越工程师班)
教授说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为武汉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成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获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019年获批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中软卓越工程师班)为武汉学院和中软国际共建专业。以校企专业共建为主要合作形式,以IT项目实训平台为支撑,实施企业和高校“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就业服务生态链”相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提升工程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培养紧缺的实战型、项目型软件工程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全人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软件工程核心理论与软件开发技术,适应国家信息产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思维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掌握企业级软件架构设计及车载软件工程实践等关键技能,强化其在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及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素养。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具备成为信息化架构师、测试工程师或智能汽车软件工程师的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
二、主干课程
课程体系融合高校理论基础课程与企业实战项目课程。基础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导论》等,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涵盖《SSM框架应用技术》《微服务架构开发》《车载应用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课程包括《C语言课程设计》《SSM课程设计》《软件设计开发综合实训》等,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还开设《软件工程前沿技术讲座》《团队协作与沟通》等拓展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职业素养。
三、就业领域
软件工程(中软卓越工程师班)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可在互联网、金融、通信、教育、医疗、制造业等众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全栈工程师、系统架构师、软件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软件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晋升空间。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的师资大都来自IT软件领域的一线开发人员,都具有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有良好的软件设计理念以及软件开发规范,加上企业独有的真实软件开发项目,能让学生学到最贴近商业实战的开发项目,让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就具备了商业软件的开发能力,从而能轻松地实现高薪就业,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无缝对接。
李靖,女,中共党员,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教授,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近几年致力于学科交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比特币的发展及其风险研究”、湖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重点项目“区块链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主持湖北省哲社重大项目“区块链技术赋能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省级创新团队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科技创新研究”,参与省级以上项目4项;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在《统计与决策》、《河南社会科学》、《财会月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源发表论文6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本,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指导学生完成学科交叉类国家或省级双创项目3项,软件开发和金融科技类省级以上比赛8项。
五、实习实训场地
中软国际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位于武汉学院2号实训楼2302,此基地目前共有2个专用场地:1个实训机房(2实2302前)+ 展厅和管理人员办公室(2实2302后),中软国际截至目前共投入77台电脑及相关设备,保证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实施。配有“商用级”大数据集群服务器,并搭载大数据实验资源平台和管理系统。部署了中软国际自主研发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学生项目实训的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学生项目进度、开发效率、作业完成情况,在线考试,在线测评等。
中软国际互联网产业学院创新实践基地
中软国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位于江夏区阳光创谷,实训基地6000多平米,共三层,学生实训区,共有实训工位800余个,本基地为课堂翻转教学方法培训,结合中软国际教育集团教育智云枢平台,进行微课制作以及配套教辅(教学大纲、PPT、线上习题、线上作业等)等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实训,企业带领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实际项目进行分析,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
六、专业特色
1、项目开发实训教学
本专业的企业方实施过的国家级大型项目,是程序员需要工作多年后才能接触到的珍贵经验。这些项目经过企业方的教学团队整理,抽取出典型的企业应用案例,将整个项目过程完整地还原给学生。
超大型国家级项目:烟草打码到条、北京市轨道交通GIS可视化平台、ilGA智慧政务支撑系统、烟叶一打三扫系统、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叶基础软件实施推广项目等。
2、专业证书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后,还可以免费获得中软国际颁发的中软卓越工程师证书。同时中软国际与华为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报考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技能证书,免费为学生提供考前辅导包括华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1+X等技能证书培训考试服务。
3、中软班特色活动:
(1)中软国际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会面向中软班新生开展校内户外拓展活动,旨在促进中软班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联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增强中软班级学生的组织凝聚力,释放学习压力,丰富课外生活,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中软国际每学期都会在中软国际创新实践基地,从JavaSE、JavaWeb等方向,以项目为导向针对中软班学生开展“中软国际特色兴趣班”,共开展了四期。项目经理采用分层次教学,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强调基本功的完成,培养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大量拓展学习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业务逻辑的理解,编程思想,以训练实际生产中企业开发所需技术为目标,加强学生编码,调试能力。
(3)中软国际在中软班学生入校第二学期会开展校外企业参观认知实习的活动,信息工程学院与中软国际胡莉老师会带领软件工程中软班的学生到中软国际教育华中经济总部基地进行企业参观认知实习。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企业,也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当下行业热点,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现有水平与行业工作要求的差距,激励同学们更加认真合理的做好自己的职业分析和定位,也让同学们提前感受未来就业的行业要求,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4)每学年,中软国际教育集团湖北区域副总经理陈颖给武汉学院中软班的学生做软件开发流程、人工智能、鸿蒙、大数据等专业知识讲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认知能力。
七、专业培养成果
(1)软件工程(中软卓越工程师班)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表现卓越,累计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斩获省级以上奖项超10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2项,尤其在中软国际主办的“中软卓越杯技术大赛”中多次荣获全国一、二等奖,部分获奖作品被直接转化为企业实际项目的技术解决方案。
(2)中软国际教育集团“以赛促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为宗旨,每年举办全国性的行业性赛事--中软卓越杯技术大赛。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中软班的学生在此赛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中软班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就会到中软国际教育集团华中总部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毕业集中实习,课程以《软件设计开发综合实训》中的高并发+Web前端+Java后端课程为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后续毕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中软班学生在大四之前,中软国际就业老师会给学生做职业素养培训,分三个模块:就业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8%以上,其平均薪资达到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