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茜,女,共产党员,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605班20级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荣幸成为一名税务干部。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班长,积极参与通讯社、学生会和小麦苗等社团机构活动,前后开展“最美寝室”文化节、参与摄影大赛等活动。业余时间担任学生助理,在校期间荣获军训“优秀学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毕业之际获得过学校“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为什么会选择考公?因为“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吗?不。在茫茫的未来之路中,是我与考公的双向选择。刚入学的我,因为身边的同学考证、考研,所以我心中也抱着考证和考研的目标,但奈何我是个爱随波逐流且喜爱半途而废的人,时常因为在学习中遇见些许困难就开始退缩,导致基本上我是个“失败者”。
对于“失败者”,我最开始想的是:那么多人和我一样,我其实已经很好了,然后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种颓废的日子。但是,我很幸运,我遇见了负责任的老师们、我遇见了热心善助的同学们、我遇见了关心我的室友们,在我一次次自暴自弃的时候,是他们教会我,哪怕99步都失败了,但是只要我不放弃不灰心走完最后一步,那我一定会成功!正是因为这鼓励的话语,让我在大三选择考公后,毅然而然坚持走完脚下的每一步路,最终走进了税务的大门。
我是个聪明的学生吗?我很清楚我不是。那我是个优秀的学生吗?我很清楚有非常多的同学比我更优秀!但是,我更清楚我需要从自我的深处,找到发动自己的原动力。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曾这样定义原动力:“它是内心深处的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他之所以能做出微信,是基于这样两个原动力:第一,微信是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第二,微信让创造者体现价值。他因为始终坚持这两个原动力,所以微信团队在面临困难、压力和诱惑时,都做出了相对正确的决定。比如到现在为止,微信都没有开屏广告。
人生也是如此。虽然这是一个学习与工作都被高度碎片化的时代,但越是这样,我越明白:随波逐流的忙碌不代表生产力。只有找到自我的原动力,真正进行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一直坚信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所说的:“我们的内心所想,将会改变外在的现实。”所以当我继续为未来选择道路时,我以自己能成为“船舷上的瞭望者”而自豪。而当我成为一名税务干部时,我很乐意继续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为税收事业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原动力,我在学习与工作中收获的不是忙碌和疲倦,而是持续成长的价值感。
那,我毕业没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学习的知识都是无用的吗?不。大学四年的教育,更是一种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延续某种“专业”,而是培养人。因此,专业和能力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更重要的是,能力并不被专业所绑定。相反,在某个专业领域获得的能力,往往可以“迁移”“扩散”到其他专业领域。俗话说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最后,主角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让我出门?”“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校友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这句话献给已经长大成人的你们。你们的未来,拥有着发光发热的无限可能。我衷心地祝愿你们,可以无悔地去燃烧自己的人生。当然,未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每条道路不仅会联结起你们将要迈向的地方,也将联结起你们曾经所在的地方。就像我一样,无论走到哪里,武汉学院永远是我的家。